JDB(中国区)电子-官方网站
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
作者:JDB(中国)电子-官方网站报评论员   编辑:李世宽   发布时间:24-10-18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教育工作、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具有充分的现实根基和思想基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任务要求。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建设教育强国定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思路、目的、载体、任务、动力、保证等,对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战略部署。本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建成教育强国”作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同时将其定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史动态发展中融合并深化了已有认识,给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内涵的科学、权威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力”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这一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又从战略高度明确了教育强国的基本特质,强调教育强国内涵的丰富性和系统性。“六力”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强国的方向。必须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确保人才培养方向,以强大的人才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以强大的科技支撑力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以强大的民生保障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汇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以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六力”是逻辑清晰、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全面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的具体要求。其中,教育的政治属性要求教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思政引领力,始终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人民属性要求教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竞争力和民生保障力,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教育的战略属性要求教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力、社会协同力和国际影响力,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发展全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原载《JDB(中国)电子-官方网站报》第831期


最新消息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