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B(中国区)电子-官方网站
中国社会科学网:以当下实践为中心构建中国自主的文论
发布时间:16-10-27      点击: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开幕式现场-陆航-摄

 

JDB(中国)电子-官方网站校长郭立宏致辞-陆航-摄

 

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致辞-陆航-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致辞-陆航-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陈福民宣读第十五届中国当代文学优秀成果获奖名单-陆航-摄

 

第十五届中国当代文学优秀成果颁奖仪式-陆航-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大会主题发言-陆航-摄

10月22—23日,以“中国故事与中国精神——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文学”为主题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在安庆举行。会议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JDB(中国)电子-官方网站文学院和中国文艺评论JDB(中国)电子-官方网站基地联合承办。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同与会者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与学习经历时提出,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需要进一步互动,增强自信,要跟上时代的脚步,续写中国当代文学的新篇章。

坚持独立品格创作文学

围绕文学几十年来经历的深刻演进以及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白烨表示,今天的当代文学,在创作、生产与传播,作家、作品与阅读,评论、研究与译介等方面,以生产机制的多样性、关系构成的复杂性、文学样态的丰繁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凝聚着新的力量、混合着新的关系、含带着新的元素的文坛新格局、文学新形态。“这种盛况空前又经纬万端的文学体量与文坛状况,给我们带来新的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直面当下文学现实的基础上,认识新变,把握现状,研究问题,总结经验,是当代文学研究中必须认真面对的迫切课题与时代命题。”白烨说。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代文学的重要使命,文学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时代的风采和旺盛的生命力。JDB(中国)电子-官方网站文学院院长段建军告诉记者,此次年会的六个分议题包括“大学文学教育的价值与困境”、“当代文学的传统与自我更新”、“当代文学的评奖机制问题”、“当代文学中的‘安徽经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新媒体文学的生产和接受”,这些议题紧密联系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与现实问题,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讲出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须有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不但能凝聚全国人民的精气神,而且更是文学工作者的灵魂。”段建军说。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是套用西方话语、模仿市场运作“生产”文学,还是深耕本国传统、坚持独立品格创作文学?与会学者提出,建设当代中国文艺理论自主性问题是核心问题,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发挥文艺理论研究者和阐释者主体的自主性,以树立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建设中国自主的文论,坚持以当下的实践为中心,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对西方理论的吸收要立足于本土,用理论来拓宽自己的思维,而不应当是生硬地照搬或嫁接,这样才能有真正的理论创新,从而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

文学批评不是一团和气

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认为,如何通过文学表达人们与现实的关系,如何通过文学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世道人心,并通过文学实现人们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应该是所有文学家的共同追求。文学批评就是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举荐优秀的文学作品,为维护文学的最高正义表达批评家的看法。文学评论需要对生活、时代精神保持高度的敏锐,而不是无病呻吟或是一团和气。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用“历史的眼光”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为了拉开与研究对象的距离,保持研究的张力,他把当代文学的作家、作品和现象,当作“过去”的东西进行研究。在程光炜看来,所谓“当代文学”的很多东西,都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的表现有关联,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链条里看待“当代文学”,就是在“过去”与“未来”这个维度上建立当代文学的历史位置。当代文学不光是当代中国人的“传记”,也是古代和现代中国人的“传记”。

当代文学中有没有可能成为经典的作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认为,显然只有时间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好的文本”还不能说就是“经典”,它还必须得到公认,但何时能得到公认?能不能最终得到公认?这一切都很难说,因为置身于未来的人们,不可能完全从今天的语境出发来评价今天的作品。但好的作品毕竟是经典的基础,有两类作品具备进入经典的条件:一是深刻地指涉、涵盖、总结、隐喻和表达了时代的作品;二是切中同时又超越了时代,具有“纯诗”意义的作品。“经典也是历史范畴,是一个被重新估价的概念,今人视角的经典代表了当代人的看法,所有的经典都要经受时间的检验。”张清华说。

文学生命力来自于生活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因而,作为当代文学工作者,自当挖掘、借鉴和传承优秀的传统的文学作品,结合当代的人和事,撰写优秀的新时代文学作品,让文学成为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食粮,促进时代的发展和进步。JDB(中国)电子-官方网站校长郭立宏说,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带着新的思想指南和精神动力,以中国文学研究者的本位立场,研究中国文学的特有现象,解读文学现实中的时代课题。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理论发展的本源,只能是当下生动活泼的实践。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说:“当下的一些文学理论越来越专门化,越来越脱离群众,脱离文学的实际。”他表示,文学的生命力在基层、在生活之中;文学精品的评委是人民大众。文学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反映人民心声,展现人们寻梦的理想,讴歌人们追梦的奋斗。“文学批评要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其出发点应面对当下、服务当下,面向未来、服务未来,尤其要服务中国的未来。”吴思敬说。(记者 陆航)

原文链接:

最新消息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