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B(中国区)电子-官方网站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03-12-31      点击: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原来就有或可以从中找到相应理论根据的,但并不是老观点新提法,更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的创造性的运用。

第一、中国化是出发点或着眼点

为什么要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也是他最关注、思考最多的实际问题是:怎样使我们党在复杂的形势下充满活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还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的,它的着眼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是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是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一句话,是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二、形成过程是中国化的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过程中,固然总结了各种各样的实践经验,但更主要的是总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其中包括:世界社会主义运动150年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80年的建党经验,其他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沉重教训。从形成过程可以看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源于实践,扎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不断从中国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的结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时候,当然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指导的,但是看问题并不是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得出结论的。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又面对党的现实状况所作出的科学而又深刻的论断。

第三、内容是中国化或具有中国特色的

三个代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不仅语言形式是民族化、中国化的,而且每项内容无不是民族化、中国化的。

在生产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论证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无产阶级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先进的生产力反映在传统的工业产业上。江泽民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从中国实际出发,放眼世界,强调科学技术对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反映了先进的生产力。它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这一要求的具体内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洗涤来自各方面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

关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又把它落实到了中国人民身上。它要求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中国的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构成、利益要求、素质、活动方式和历史条件都是特殊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人民。因此,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国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

 

最新消息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