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B(中国区)电子-官方网站
学习邓小平改革精神 解决高校贫困生、异价生问题
发布时间:04-07-01      点击:

学习邓小平改革精神  解决高校贫困生、异价生问题

 ——纪念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

马永宽

 

邓小平同志已经离我们七年了,但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而建立的丰功伟绩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泯灭。以他为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还将长期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他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缅怀他伟大的一生,学习和弘扬他“尊重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总是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寻找新路子”的唯实精神;学习和弘扬他“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总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赤子情怀;尤其是学习和弘扬他“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总是从大局着眼来观察和处理各种重大问题”和“崇尚实干,行动果断,在关键时刻作出重大决策更是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勇气”的改革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旧具有不可低估的深远意义。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在广大党员和人民的迫切要求下,邓小平同志恢复了原来担任的职务。当时中国面对的局势十分严峻,任务极为艰巨,不仅需要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摆脱出来,而且需要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面对世界形势的发展,重新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为中国在未来岁月中如何前进规划出新的蓝图。邓小平同志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他从千头万绪中首先抓住决定性的环节,从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入手,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先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建国以来历史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经过这次全会,邓小平同志成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时期中,邓小平同志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作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一个是领导全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坚持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另一个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党在经济、政治、外交、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一整套方针政策,成功地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
    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小平同志始终关怀备至。他强调: “游戏网址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文选》第2卷,104页),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办学方向的本质是为谁服务,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他关于办学方向的一系列论述,揭示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这也是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亲自领导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推翻了错误的“两个估计”,彻底打碎了套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头上的精神枷锁。他一再指出:“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工作者是崇高的革命的劳动者”,(同上书,109页)“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同上书,95页)等。另一方面,他第三次一复出,便排除干扰,顶住压力,全面恢复高考制度,圆了千千万万青年的求知梦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储备。这些当年的青年,现在大多数都已成为了祖国各条战线的骨干和中坚。

今天,我们缅怀他伟大的人生历程,不难看出,他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大无畏的改革精神和气魄,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党的思想路线。小平同志给我们做出了光辉典范,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我们满怀这种改革的勇气和胆略,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我们就能应对各种风险,找到科学正确的解决方法,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前所未有。社会的飞速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推动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另一方面,也依赖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这是高教大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尤其是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出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数字令人叹服:5年前,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是317万,5年后,这一数字变成了719万。5年前,千军万马齐过狭窄独木桥的严酷现实使多少人难圆大学梦;而今,一路飙升的高考录取率又改写了多少年轻学子的人生轨迹;曾经,规模小、专业窄、条块分割的布局结构使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始终在低水平徘徊;而今,一所又一所高校“航母”浮出水面,我们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贫困生和异价生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笔者仅就此论谈些粗浅看法。

“不让一个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这是政府做出的政策宣示,它为困难家庭和贫困生带来了希望,为此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减免助补等具体措施。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截止到2002年6月底的统计,全国已签订贷款合同的学生有35万人,贷款合同金额30亿元。但这只解决了极少数特困生或疏缓了部分学生的困难状况,面对广大贫困生群体而言,这还只是杯水车薪,贫困生在困苦中煎熬,在困难中期待!

据调查,在我国现有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约占20%,其中特别困难的占8%。据不完全统计,仅我系就有30%学生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其中10%的学生每天生活费在5元以下;全系学生欠交学费200余万元。这一问题,已经成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贫困学生背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受着贫困的煎熬。国家助学货款政策,给贫困生带来了希望,又因还款机制或其他原因无法大面积铺开,目前还有可能发展到越是困难的学生越难贷到款的境地,贫困生处境堪忧!

面前的境况把我又带回到过去的岁月里,“有成份不唯成份论,重在表现”是当时政府政策的庄严宣示,这是多少个高成份家庭子女的安慰剂,但在当时那种政治条件下,这一政策不可能也无法落到实处;高成份子女处处遭遇冷落,歧视和社会不公,只能默默地忍受。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不让一个贫困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政策宣示是多少困难家庭和困难学生的美好期待,但缺乏强有力的措施保证,贫困生仍在困苦中煎熬,我们怎能无动于衷而束手无策?七十余岁的小平同志以超凡的毅力和勇气,坚决废除了成份划分的政策,恢复了高考招生,从根本上解决了划分成份造成的社会不公问题,受到人民拥戴和怀念。现在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就应学习他高超的政治敏锐性和革除社会积弊的胆识和气魄,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贫困生的生活困难问题。笔者认为凡高校困难学生申请,经游戏网址有关部门审查,国有金融机构均可在现在的条件下,给每人审批壹万元/年的低息助学贷款,还款周期为10至15年。这样,就可以彻底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真正做到了不使“每个困难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这一目标。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优秀合格人才,同时有助于鼓励教育提前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势性。

小平同志倡导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通过诚实劳动走共同富裕的政策已经变成了当今的社会现实。先富起来的人们不仅渴望接受进一步的教育,更关心子女的高等教育问题,这一愿望很强烈。而现行教育政策,对此并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迫使部分人把目光放在国外,将子女送到国外就读,这无疑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我们的一贯政策主张,也是我们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奋斗目标之一。让一部分有条件的人先接受收费高等教育,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可行,而且时机也已成熟,于国于民均有利。在具体操做上,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给高校下达一定量的收费指标,根据生源情况和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以收益最大化为标准,各高校自行决定录取名单,对这类学生实行考教分离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只要他们达到合格标准,就业和其他方面就应一视同仁。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把教育当产业办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解决富裕家庭子女接受我国高等教育困难的问题,可以防止资金外流;另一方面可以部分地改善高校资金短缺的现状,减轻政府对高校投资的压力,深化教育改革,疏缓社会矛盾,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获得JDB(中国)电子-官方网站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教工组三等奖,作者为电子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

 

(编辑:田明纲)

 

 

 

 

 

最新消息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