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B(中国区)电子-官方网站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弱势群体的劳动保障权益保护
发布时间:04-07-01      点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弱势群体的劳动保障权益保护

——一个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视角

刘德浩  张云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积累的关于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其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至高无上的利益,把人民视为衣食父母。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把我们的全部工作任务落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把我们的根本责任建立在为民排忧解难、造福于民上,把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选择在为人民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上。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办好群众最想办的事、最需办的事。弱势群体最值得关心,最值得同情,也最值得帮助,对他们的态度如何,直接反映出一个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深浅、关系亲疏,也是衡量一个党员和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标准。当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弱势群体问题,其中他们的劳动保障权益是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工具,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弱势群体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视角出发,阐释在弱势群体劳动保障权益保护方面我们如何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一、 社会排斥基本理论简介:
   
人们普遍认为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法国。在欧共体委员会的推动下,现在社会排斥概念已经成为社会公平与社会流动中的核心概念。
1)社会排斥的定义分析
   
在一个社会里,往往存在主导群体和少数民族群体。所谓社会排斥原先是针对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的,这种歧视和偏见建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之上。现在,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领域中这个词的含义已经被泛化,意指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群体的社会排斥。学者对于社会排斥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分歧,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得出莫衷一是的结论,其中包括以下观点:
    1.
词源意义上的社会排斥认为:主导群体握有社会权利,不愿与别人分享;现在,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领域中这个词的含义已经被泛化,意指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贫弱群体的社会排斥;
    2.Alex,M.
David, M.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个人和群体的生活方式是否受社会结构的压力所致,它被用来强调和鉴定由于社会基础性变迁和社会的迅速瓦解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3.Rob Athinson
认为:在一般意义上,社会排斥指不同事物对应有差异的人;
    4.
塞巴斯蒂安.赫尔科姆认为:社会排斥是一种跨越多种范畴的、累积的、顺序的网络化过程,从多种职能体系中被排挤出来;
    5.
英国政府的社会排斥办公室通过对的分析、评价,认为该概念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情绪化色彩较浓,不易为全体社会成员接受。基于此,该社会排斥办公室给出了一描述性定义:社会排斥作为一简洁的术语,指的是某些人们或地区遇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发生现象。
    6.
现在西方最流行的概念认为,社会排斥可以定义为:某种不幸的人不仅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排斥,而且在社会保障领域里也受到排斥。
上述概念,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定义,它们或从原因出发,或从现象出发,但归结到一点,他们都认为受到社会排斥的社会群体都处于弱者地位。
    (2)
社会排斥形成原因分析
   
对处于不幸的人遭受社会排斥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社会排斥问题,并为我们找到对策提供依据。西方学者通过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1.“
自我生成论。认为社会排斥是由于社会下层人员自身的行为和态度造成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刘易斯的贫困文化论进行阐释。贫困文化论认为:穷人有一套共有的规范和价值。刘易斯认为贫困文化是全世界许多城市的特点。当一群人几代都忍受经济剥夺之苦时,就会产生一种适应剥夺的文化。
    2.
社会结构生成论。认为社会排斥是由于社会结构本身的不平等性所造成的。该观点认为,由于权利、财富和其他资源分配等因素的不平等,迫使一部分人处于贫困,而无法改变这种境况,形成社会排斥。
    3.
劳动过程创造论。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变化增加了经济部门内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换,强化员工的参与趋势,但是,同时对不属于该群体的场外人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社会排斥趋势。
    4.
社会政策导致论。社会再生产导致社会群体以及个体的优势和劣势不断累积,源于劳动过程的社会政策通常会创造并且强化社会排斥。
    5.
社会意识认可论。特定的社会群体取得相应的社会利益,这种现象被某些传统道义认为是公正的。个人的所得应该与个人的责任能力成正比,这就是所谓的道义排斥。
    6.
社会流动反映论。社会流动可以指人们从劳动力市场,贫困富裕,或所得不得等社会类别的流进或流出。社会流动率越低,群体之间的社会排斥程度就越低。我认为,该理论实际在论述实现社会流动的机制。如果谈到通过就业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我认为平等的就业机会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问题。
   
3)社会排斥的危害
   
社会排斥的存在,导致由于民族、等级地位、地理位置、性别以及无能力等原因而处于社会边缘,他们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被边缘化,特别是在影响他们命运的决策之处,根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社会排斥的危害是巨大的,一般来讲,各种社会排斥过程无不导致社会环境的动荡,终而至于危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伊拉贝拉指出:假如越来越多的人被排斥在能够创造财富、有报酬的就业机会之外,那么社会将会分崩离析,而我们从进步中获得的成果将付之东流。
   
正是由于社会排斥的重要危害,社会政策研究者将福利政策的目标定位于: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

   
如果我们的分析采用现代西方最为流行的社会排斥定义(本文以下的论述将采用这一定义,下文将不作说明),不幸的人由于社会排斥的存在,不仅在劳动力市场而且在社会保障领域都无法享受到正常人的国民待遇,他们有相对较强的社会剥夺感。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随着他们觉悟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由于社会排斥对他们造成的损失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影响社会秩序。所以,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尤其是研究社会政策时,必须注意到这一问题。本文将对我国弱势群体遇到的社会排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社会排斥对弱势人群形成的影响,以期寻找合适的途径解决弱势群体的贫弱状态.
   
二、我国弱势群体现状及成因分析

   
朱镕基在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自此,弱势群体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政府的官方文件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弱势群体也被称为脆弱群体易受伤害群体。在我国,目前使用弱势群体,其含义不是非常宽泛,而是特指以下五类人:
    1
三无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的孤寡老人、孤儿和残疾人,其人数大概将近100万;
    2
.城乡贫困人口,其人数大概将近5000万(农村3000万,城镇2000万);
    3
.城市中的下岗、失业人员,大约2000万;
    4
.进城打工农民(6000万);
    5
.低收入的退休人员(100万左右)。
   
上述五类人,由于他们在维护权益、经济收入、个人能力、获取信息等方面的弱势,使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弱势,被排斥在主流群体之外。造成他们处境的原因何在?也就是说在社会和经济转轨中,人们之间为何出现巨大差距,部分人为何沦为弱势群体[6]
   
社会排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分析问题的工具。本文将借鉴这一概念,对我国弱势人群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将弱势群体分为:城镇弱势群体和农村弱势群体。
   
1)城镇弱势群体
   
城镇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早退休或被拖欠退休金人员,因疾病、孤寡年老、伤残等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线救助人员等。目前,全国城镇贫困人口估计约3000万人,贫困面为7%左右。
   
现阶段,我国城镇弱势群体呈现如下特点:a.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据国家统计局19998月对15万住户的调查表明,20%的低收入住户人均收入仅为124元,比20%的高收入住户人均收入992元低868元,可见贫富差距高达8倍之多。b.弱势群体主要集中在经济不景气的亏损企业和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统计,2000年底全国特困职工393万人,东北三省约占23%,中西部约占48%。拖欠和减发工资的职工中东北地区占28%,中西部占42%。按行业分,低收入户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社会服务业和商业餐饮业,就业的月平均收入较低。c.下岗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较低。据劳动保障部19977月在全国510市的抽样调查,在下岗职工中,按文化程度分,初中文化程度占44%,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1%,高中占4.1%;按照技术素质分,初级技工及没有技术等级的人员占52.6%,中级技工占38.9%,高级技工和技师仅占8.5%
   
可见,城镇贫困人口中多数是因为经济体制转轨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导致工人下岗失业,退休职工无法按时足额领取退休金。可以说,他们一方面由于自身或社会的其他因素使自己被劳动力市场所排斥,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得到社会保障制度给他们的福利或水平太低无法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根本的变化。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领域都遭受到社会排斥是他们陷入弱势地位的原因之一。
   
在前述理论中,谈到有关造成社会排斥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将借鉴上述理论,来分析我国现阶段城镇人员陷入弱势地位的原因,为找到对策提供参考。我认为,造成城镇人员弱势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政策因素、社会结构因素、劳动过程等因素。本文着重分析上述三个导致社会排斥的原因对城镇居民陷入弱势地位的影响。
   
1.从社会政策导致论看城镇居民陷入弱势地位
   
社会政策导致论认为由于社会政策本身的因素,也就是说个人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个人在劳动力市场或社会保障领域受到排斥,使他们陷入贫困,沦为弱势群体的一员。分析城镇弱势人群,可以发现:由于社会政策使城镇人员遭遇社会排斥,是其陷入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社会保障政策中的社会排斥问题。在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称为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它在保障市民生活中是否起到了这一作用?大量的实证材料说明:我国低保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社会排斥现象, 由于制度因素,使相当一部分居民虽陷入困境无法得到救助。
   
城镇低保制度由于社会政策本身导致的社会排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8]
    a.
国务院《通知》本身存在疏漏
    1997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城镇居民低保制度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保障对象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镇)居民的同时,还规定了三种具体的保障对象: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在职职工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居民。
   
不难发现,《通知》中在明确给出了关于享受低保的范围后,又采用列举法规定了三种具体的保障对象,所作的列举在逻辑上显然不够穷尽和周全。这就为最后的安全网留下了很多漏洞,譬如个体户、下海的科技人员、职工或退休职工的遗孀、有过错的人或劳改犯的家属均被民政机关以种种借口剥夺领取低保的资格。
    b.
中央的通知和地方条例之间存在冲突
   
我国的低保制度最早并不是由中央首创的,而是在上海等城市率先实施的,这样在中央1997年通知发出之前各地已从本地实际出发采取了做法各异的制度安排。但是,各地的做法和中央的规定存在一定差距,由于习惯、经费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按照中央的要求执行,这就出现了制度漏洞。各地在制度实行中,较多的采用了视同为模拟收入的规定,即在劳动年龄阶段的成员不管其有没有收入,都至少按最低工资或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来计算收入,这一做法导致许多实际上没有收入的人无法得到社会救助,这无疑是一种由于制度因素导致的社会排斥,是社会最后的安全网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我们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在城镇弱势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政策性因素导致无法发挥预期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城镇存在高达2000多万的弱势人员,与国家的政策存在缺陷是分不开的,政策中包含的社会排斥现象是影响制度发挥有效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排斥是导致城镇居民沦为弱势群体的原因之一。
    2
.从社会结构导致论看城镇居民陷入弱势地位
   
根据社会排斥理论中的社会结构导致论,我们可以来分析:我国的弱势人群中相当部分是与就业紧密相连的。根据经济学分析,在计算一个国家的失业率时,应该将自然失业率排除在外,原因在于这样的失业是个人无法控制的。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并且国有企业的改革成为这场改革的核心。众所周知,改革以前,国有企业实行的是低工资、高就业、高福利的政策,在城镇中几乎不存在失业问题,由于当时国家的福利政策是单位福利,有工作意味着拥有了一切保障,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弱势群体这一概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企改革成了历史的趋势和必然,要求政企分离,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这样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将成为企业的成本,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必然会裁汰冗员,导致大批国企职工下岗、失业。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今天,丧失工作意味着没有了基本的收入来源,他们不可避免的成为贫弱群体。
   
可见,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引起劳动力领域的排斥现象,相当一部分人失业、下岗,丧失了基本的生活来源,沦为弱势人群的一员。
    3
.从劳动过程导致论看城镇居民陷入弱势地位
   
劳动过程论认为,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变化增加了经济部门内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换,强化员工的参与趋势,但是,同时对不属于该群体的场外人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社会排斥趋势。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必然的,初级产品的生产将让位于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品,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工厂生产技术的革命,企业较多的需要掌握现代技术的工人。传统企业下的工人,尤其是处于40岁左右的人员,他们的技术素质较低,据劳动保障部19977月在全国510市的抽样调查,在下岗职工中,按文化程度分,初中文化程度占44%,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1%,高中占4.1%;按照技术素质分,初级技工及没有技术等级的人员占52.6%,中级技工占38.9%,高级技工和技师仅占8.5%。较低的文化水平使他们无法应对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可见,由于劳动领域自身的发展,带来对老工人的参与排斥,使他们无法找到合适的岗位,必然会陷入贫弱状态。
   

最新消息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