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B(中国区)电子-官方网站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04-07-01      点击: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

许门友 李宏 张珊红

 

摘要: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 社会主义本质论 新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在改革开放之前似乎是一个很清楚的问题,而改革开放以来却一直是一个不断反思和争论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根本手段和最终目的的统一以及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的统一,从而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一、社会主义社会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邓小平通过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多年实践和思考,不但得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而且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同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把发展问题提到能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能否解决当代中国所有的问题、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能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高度,认为我们所做的全部事情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是发展。在南方谈话中,他把这些凝聚为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2]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地经受住了来自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各种考验和挑战,努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3]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把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的论断,既继承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的

基本精神,又具有明显的丰富和发展,集中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它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对发展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要从根本上体现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坚决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发展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执政地位要通过推进社会发展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通过促进社会发展来实现。离开了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无从谈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始终围绕发展来推进改革开放,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战胜了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人民群众对党更加信赖和拥护。实践证明,要进一步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靠发展。这是解决当今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也要靠发展。我们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只有经济大大发展了,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更硬,我们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支持我们的朋友才会更多。因此,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奋力在这场大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我们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承担起来的历史责任。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这是我们党执政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也遭受过严重的挫折。我们曾经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发展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从而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毅然把发展问题提到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地位,坚定地迈出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步伐。到20世纪末,我们终于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也必须看到,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加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趋利避害,为我所用;要积极吸取信息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我国的技术跨越,使我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我们要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为发展扫清体制性障碍。

二、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

邓小平一向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早在1979年他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5]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文献,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同时,邓小平历来也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问题。1979年3月,他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就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命题[6],从而科学地指明了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邓小平还指出:“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7]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党的基本路线,把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确立起来。尽管如此,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概括中,并没有把建设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内容鲜明地提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1991年,江泽民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五大报告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作了展开,具体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六大在我国已初步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且指出,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8]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2004年3月,这一思想还被载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刻。

实际上,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结果,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先导,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社会的发展之中。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建设是中心,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那么在“发展”中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与之相适应,人类的文明形态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又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源泉与动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

三、社会主义社会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是人之为人的规定性的发展,即人的本质和人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9]它体现了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性的全面生成和丰富。人性是人的特性或属性,人的本质是人成其为人的根据,也是人性的内在原因,它决定着人性,同时也从根本上规定着人的发展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出多方面的规定性,它包括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自由发展,等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对共产主义社会作了原则性的描述,马克思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10],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但人的全面发展无疑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过程应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因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个要从社会主义社会就开始推进、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成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重要论断,尽管没有出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字样,但实际上也包括了这方面的内容。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这里的富裕,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裕,而且也应该包括精神生活的富裕。从这种意义上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既是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宣言,也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纲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江泽民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2]党的十六大报告则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3]我们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为党的终极价值追求,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而且也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尽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会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和制约,离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那种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情况存在非常遥远的距离。但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而为我国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客观的前提和可能。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已经从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教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其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有决定性的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14]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必须一切以人为本位、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把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着眼于满足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坚持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唯物史观,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摒弃把经济增长指标作为唯一尺度,倡导把人的精神、文化和自身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本文获得JDB(中国)电子-官方网站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教工组二等奖)

 

参考文献:

[1][2][5]邓小平文选[M].第3卷,第373,377,1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8]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第12,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6][7]邓小平文选[M].第2卷,第208,367,168,17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第1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第2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第2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14]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第523,500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3]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编辑:田明纲)

 

 

 

 

最新消息

— Highlights
专题专栏— Special Column